在选择翻译公司合作时,“报价” 往往是客户首要关注的要点,但多数客户对翻译公司收费标准的制定逻辑缺乏了解,翻译公司的报价并非随意给出,而是基于自身规范的收费体系核算得出。这种信息差可能导致客户在议价过程中缺乏方向,难以判断报价的合理性。为此,雅言翻译公司结合行业实践,为客户梳理翻译公司收费标准的核心制定因素,助力客户更清晰地对接翻译需求。
1、文件目标语言的稀缺性
文件所需翻译的目标语言,其稀缺程度直接影响收费高低。从行业普遍情况来看,语言可分为 “普遍语种” 与 “稀缺语种” 两类,两者收费差异显著。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种,不仅市场需求大,专业译员储备也极为充足,英语翻译的收费标准相对合理且透明。
处于第二梯队的语种,如韩语、德语、日语、俄语,因使用场景与译员储备量不及英语,收费标准通常在 200-300 元 / 千字,具体价格会根据文件的难易程度、翻译量的大小略有浮动。
而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越南语、泰语等东南亚及小语种,在国内的使用频率与译员储备相对较少,属于稀缺语种范畴,翻译报价普遍以 300 元 / 千字为起点。
此外,全球 170 多个官方语言中,部分极少使用的语种,因译员资源稀缺,无法预先设定统一收费标准,需根据具体翻译需求单独核算报价。
2、文件内容的难易程度
翻译公司通常会根据文件内容的难易程度,将收费标准划分为不同级别,以匹配对应的翻译资源与服务成本。常见的级别包括普通级、专业级、出版级,不同级别对应不同的使用场景与翻译要求:普通级适用于日常阅读类文件,翻译难度低,对专业度要求不高;专业级则针对具有法律效应、行业专业性的文件,需译员具备相关行业知识,确保术语精准与内容严谨;出版级主要服务于需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件,不仅要求译文准确,还需符合出版规范,对语言表达的流畅性、逻辑性要求极高。
国内翻译行业通用的 “千字 / 元” 计价单位,均以 “中文字符数(不计空格)” 为基准,这是行业内统一的核算标准。若客户提供的文件为 WORD 格式,可直接通过软件自带的 “字数统计” 功能,查看文件的中文字符数,以此作为核算费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