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新闻联播时,我们常常会注意到领导人身后坐着一位翻译员。这些翻译员需要在其他人讲话结束后能够迅速将内容翻译给需要信息的领导人,他们具备的这种能力就是同声翻译。
雅言同声传译公司为大家介绍了同声翻译的原则,具体如下:
(1)顺句驱动:在同传过程中,译员按听到的原语句子顺序,划分成意群单位或信息单位,并使用连接词将它们自然地连接起来,从而翻译整体意思。这种翻译方法被称为"顺句驱动"。
(2)随时调整:调整是同声翻译中的校对过程,译员根据接收到的新内容进行信息调整、纠正错误翻译和补充遗漏翻译。例如,英语中的时间、地点状语通常出现在句尾,在使用"顺句驱动"进行翻译时,可能出现先翻译完成主句,然后再出现状语的情况。
(3)适度超前:同声传译中的"适度超前"指的是口译过程中的"预测"技巧。即在原语信息还不完整的情况下,译员根据可能要讲的内容进行超前翻译,以赢得时间,与发言人同步翻译。因为如果等到全部信息接收完才进行翻译,就不再是同声翻译了。即使翻译可以继续进行,也会是断断续续的,听众很难接收到完整的信息。
雅言同声传译公司还介绍了以下原则:
(4)信息重组:同声翻译的总策略是信息重组。初学同传的学员通常把注意力放在译"语言"上,结果经常遇到困难。由于英汉语之间存在较大的语言差异,按照一一对应进行翻译是很困难的。因此,在同传中应遵循译"信息"的原则,即根据原语的重点,在目的语中按照目的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信息。
(5)合理简约:简约是指在不影响原文主要信息传达的前提下,对无法用目的语处理或技术性较强材料进行适当简化、解释、归纳和概述的翻译原则。同传译员需要根据听众的背景来决定使用简约的频率。如果听众对所译内容较为陌生,译员应最大限度地简化术语的使用。
(6)信息等值:"忠实"一直被认为是翻译的标准。但在同声传译工作中,有时很难做到对原文的"忠实",甚至有时虽然忠实于原文,却得不到听众的认同。口译与笔译不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构思和推敲,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重组,以便目的语的听众理解原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因此,在同声翻译中,对原语的字、词、句很难做到完美的翻译,译员应努力把握原语发言人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并用听众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