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 图纸作为建筑工程、机械设计、电气工程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资料,承载着尺寸标注、技术参数、施工规范等关键信息。在工程领域国际化协作日益频繁的当下,大量由国外设计机构出具的外文 CAD 图纸,需转化为中文才能满足国内技术人员的使用需求。选择具备技术背景的专业翻译公司,成为规避风险、保障图纸可用性的关键。
1、领域专属术语的精准把控
CAD 图纸翻译需突破语言层面,深入理解不同领域的技术逻辑,了解行业通用术语,且需与国内技术规范表述一致(如符合《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10、《机械制图》GB/T 4458.6-2002)。若译员缺乏领域背景,易出现 “直译偏差”,直接影响图纸使用。因此,专业译员需兼具双语能力与对应领域技术知识,确保术语无歧义、无错漏。
2、图纸格式与排版的适配性处理
CAD 图纸常见的 DWG 与 PDF 格式,翻译时需采用差异化处理方式,且需保障技术信息呈现的完整性:对于 DWG 格式,需使用 AutoCAD、SolidWorks 等专业软件打开,在不破坏图层结构、标注位置的前提下,对文字内容进行替换,确保尺寸线、图例、注释的对应关系准确;对于 PDF 格式,需先通过 OCR 技术识别文字,核对清晰度后再翻译,若涉及复杂图表,还需重新绘制或调整排版,避免因格式错乱导致技术信息误读。这种专业化的格式处理,是普通翻译服务难以覆盖的核心环节。
3、多轮审校的质量管控机制
单一译员的翻译难以完全规避误差,专业 CAD 图纸翻译需建立 “技术 + 语言” 双重审校流程:首轮由领域技术专家核对术语准确性与技术逻辑;次轮由资深译员检查语言流畅性与表述一致性;最后由排版专员核对图纸格式,确认标注位置、图例说明与原文完全匹配。多轮审校形成的质量闭环,是保障译文可用的关键。
1、文件格式与排版处理成本
DWG 与 PDF 格式的处理难度差异,直接影响价格:DWG 格式需专业软件操作,且需保障图层、标注的完整性,处理耗时更长,单份图纸翻译价格通常比 PDF 格式高 20%-35%;若 PDF 为扫描件,需额外投入 OCR 识别与文字校对成本,若存在模糊文字,还需人工逐字核对,价格会进一步上浮 15%-25%;复杂图纸因排版难度大,价格也会相应增加。
2、翻译语种的稀缺性
语种的译员储备与技术适配度,是定价核心参考:英语作为工程领域通用语言,具备 CAD 图纸翻译经验的译员充足,价格相对基础;日语、韩语因国内工程协作需求较多,译员资源虽不及英语,但技术领域译员仍有一定储备,价格比英语高 30%-45%;德语、法语等语种,因需兼顾小语种技术术语,价格提升至英语的 1.5-1.8 倍;小语种因技术领域译员稀缺,价格通常为英语的 2-2.5 倍,具体需根据译员匹配情况调整。
3、字数统计规范与加急时效成本
字数统计严格遵循《翻译服务规范 第一部分:笔译》(GB/T1936.1-2008),以 Microsoft Word 提取的可编辑文字为准,按 “千字单价 × 实际字数 / 1000” 核算。若客户有加急需求,需额外承担时效成本:3 个工作日交付,加收基础费用的 30%-50%;24 小时交付,加收基础费用的 80%-120%;12 小时紧急交付,因资源投入大幅增加,加收基础费用的 150%-200%,且需提前确认译员与技术支持的可用性。